1920年的中国何以吸引英国大文豪毛姆
日期:2023-12-11

《中国屏风上:毛姆中国之旅》作者是毛姆,英国20世纪知名小说家、戏剧家,代表作有《人性的枷锁》《月亮和六便士》《圈子》等。毛姆曾赴南太平洋、远东和中国旅行,之后写了很多佳作,《中国屏风上》便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本。本书现由莫詹坤博士依据原著重译,入选“走近中国·作家文丛”首批书目。为尽可能贴近原作本真面貌,再现原作风韵,译者致力于体悟原著底蕴,字斟句酌、殚精竭虑,经过近一年努力,终修成正果,以飨读者。

本书译者

莫詹坤,文学博士,现任教于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。研究领域包括英美文学、比较文学与现代哲学等。


1920年前后,时年45岁的毛姆进入中国。他溯长江而上,行水旱两路,经重庆、成都等沿江城市,穿过北京、沈阳,直抵蒙古边境,最后从上海到香港。在为期四个月的旅行中,毛姆在夜航船中、舢板上、田埂边、轿子里,“用铅笔在路边买的黄草纸上”匆匆描绘了中国大地优美的自然风光:熙攘涌动的朝天门码头、晨雾氤氲的古老城墙、竹林深处的稻香农家、静默巍峨的明代长城。他拜访了光耀学坛的哲学泰斗辜鸿铭、戏剧学者宋春舫、沉浸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汉学家和那些游笔于青山绿水的仕子文人;他也亲见了身份尊贵的政界首脑、生如驮兽的劳苦大众、自命不凡的驻华官员和悲天悯人的天主教修女。1919年的近代中国,与马戛尔尼日记中那艘“古老、疯狂、一流的战舰”已断然不可同日而语,民生凋敝的世相取代了康乾盛世的繁庶,军阀鏖战的时代实难觅“一连串有才能、勤勉的官员”。

毛姆的写作话语十分犀利,直指人心。凄苦的幼年生活、早年的文哲训练和严苛的习医经历,让这位清醒又自卑的作家拥有刀锋般尖锐的目光,这不仅体现在一系列戏剧和小说创作中,也淋漓尽致地反映在这本中国纪行之中。称职的读者只要稍加留意,就能时刻捕捉作家在“戏谑严肃”、一叹一怨中所蕴含的深邃思想、通透理性、过人智慧和悲悯情怀。因此,这本文集绝不仅是一部案头暇物,严格意义上讲,毛姆写中国本身,是写一种东方语境下人性的选择,又或者说,作家特别擅长突出人性的矛盾。在那些青山秀水之外,毛姆描画了上到高官买办、下抵贩夫走卒的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,也用极多的笔墨刻画了一大群驻华外交官、商贾和传教士。在这架表现20世纪初中国城乡景象的中国屏风上,在人情、制度、风俗的烘托下,各类人物跃然其上,活灵活现。

屏风上纷扰四象、作家心明如镜。贪婪虚伪的内阁部长谈起古代艺术,摆出一派迷人的温情;驻华五十七载的医务官身上所自带的那股高贵大气的崇高风格,已然超越国籍鸿沟,令读者十分动容;功成名就的大班讥讽墓地里那些嗜酒而亡的年轻家伙,却不知自己最后竟也殊途同归;温文尔雅的传教士温格罗夫先生,其内心所憎恶的中国和中国人,恰是他挂在嘴边所热爱的;中国人迷恋于建造宏伟精巧的寺庙建筑,但无法回答这背后的宗教精神本源;东方人的制度貌似专制,但似乎“地位与财富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尊卑关系纯粹是偶然的,不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”;苍劲的江中号子听起来充满了生命力,其实那实是人性最无力的啜泣。毛姆穿梭于现实的世俗和本我的个人之间,抛却先前僵硬的群体认知,以或沉重或轻松的语气,对人性大胆解剖,进而作出良心的选择,借用本雅明在《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》(1920)中的一句话:“他如此之深地卷入他们中间,却只为了在轻蔑的一瞥里把他们湮没在忘却中。”

书中,毛姆在《山城》一文中发出感慨:“但这些人对你而言毕竟是陌生的,就像你对他们而言也是陌生的一样。你找不到破解他们神秘之处的线索。即使他们在许多地方与你有相通之处,也无济于事。这只不过更突出了他们与你的不同……”如此说来,毛姆笔下的中国,那些清气缭绕的白云青山,那些吉光片羽的东方古迹,不过是一架屏风上的天光云影罢了,正应了原书书名On a Chinese Screen,译为“中国屏风上”。不禁让我们想起李商隐的《屏风》:“六曲连环接翠帷,高楼半夜酒醒时。掩灯遮雾密如此,雨落月明俱不知。”